第十二节 嗣君之选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燕燕!你是姐姐,小心吓着弟弟。”她正是萧思温的三女,小名唤作燕燕的萧绰。萧绰“咯咯”笑道:“我们契丹儿女,哪有如此不景气的,是吗?弟弟!”萧小人扑闪着一双黑眸,有点受宠若惊。“你真好看!”萧绰睁大俏眼,仔细地打量着萧小人的面容。

自渡江北返,耶律青云就替萧小人添了几身衣物,虽说不上锦衣玉带,却也合身贴己。萧思温见萧小人颇为尴尬,忙打圆场,道:“好了!好了!赶紧回府,再叙旧情,你母亲可还盼着呢!”

到了帅府门口,早有众多的仆佣迎上前来。大辽的“燕国公主”,也就是现在的萧夫人耶律氏带着两个女儿快步上前,搂住萧小人,左抚右摸,禁不住掉下泪来。

萧夫人吩咐下人,赶紧准备衣物,带萧小人沐浴更衣。萧小人躺在巨大的木桶中,乌黑油亮的长发披散在光洁的肩头,四五个十一二岁的丫鬟正在给他洗澡。他现在十分的受用,将眼睛慢慢闭上,长长地出了口气。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,他几乎尝尽了苦头。武林争斗,江湖仇杀,无一不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
赵光义眯着狭目,望向耶律青云,道:“耶律兄好大的作为,江湖之中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本王曾欲将你留下,念在今日联袂之义,本王就不难为你了,中原之地,坦途无忧,耶律兄好自为之。”耶律青云淡然一笑,未曾言语,只是向其拱了拱手。

“萧小人!本王曾与令尊有过一面之缘,萧大侠武功高绝,侠义为怀,令人钦仰。照理本王该不惜一切,将你留下,送还江南。”赵光义微微一笑,颇有深意地接着道:“但以本王看来,小兄弟似乎并未打算离开耶律兄。若是本王强行而为,倒显得本王多事了。”

“唉!遭人绑架,还上赶着跟绑匪同流合污,我也算古今第一人了。”萧小人黑眸里,掠过一丝自嘲的意味。“哈哈!哈哈!”赵光义不禁放声大笑,一扫心头的阴霾,道:“有意思!若是小兄弟他日光临汴梁,一定记得来找本王。”萧小人眼底闪过喜色,连连点头道:“那是自然要叨扰的,不知我能不能说是你的朋友?”赵光义笑意更浓,道:“你已经是本王的朋友了,不是吗?”

耶律青云待众人走尽,深沉地望着他们的背影,似有所思。半晌,他才回头对萧小人道:“你有很多的机会可以离开,你为何不走?”萧小人笑笑,耸耸肩道:“好奇而已!”耶律青云一时哑然。
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
耶律青云和萧小人一路之上,跋山涉水,晓行夜宿。这一日,终于到了幽州城下,耶律青云对着城头呼喊:“小人耶律青云,请萧大人说话!”过不多时,城头上人影绰绰,旋即城门大开,一行十数人迎出城来。

萧小人一眼看见了萧让,不由大呼:“萧爷爷!”萧让老泪纵横,扑上前来,抱起萧小人,痛惜地抚摸着他消瘦的面颊,心痛不已。向来沉静,喜怒不行于色的萧思温在一旁也不禁热泪盈眶。

当下,萧让将众人一一介绍给萧小人。相貌温雅、雍容华贵的是大伯萧思温,目光锐利、威猛英武的是契丹“妙手刀王”韩匡嗣,英俊高大、器宇轩昂的是韩匡嗣的四子韩德让。萧思温上前拉着萧小人的手,左看看、右看看,喜爱之情,溢于言表。

萧思温向无子嗣,只得三女,最小的萧绰,只比萧小人大四十天。虽说萧思温在萧小人尚在襁褓之时就已见过他,如今相见,萧思温大有“吾家有儿初长成”的感慨。七年了,萧思温默默念叨,萧蓝若有子若此,萧家总算后继有人了。

这时,从城内疾驰而来一匹枣红马,马上是一个一身红衣的女孩。马到近前,女孩翻身下马,骑术精绝,英姿飒爽。萧小人举目一看,这女孩眉清目秀,唇红齿白,白里透红的面颊上,一对可人的浅浅酒窝,更增丽色。她一下马就冲韩德让道:“四哥!,你出来怎么不叫我呢?”不待他回答,就上前拉住萧小人的胳膊道:“你就是萧小人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仙侠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