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节 谋算无方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李煜仁厚多情,才高八斗,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,正是个实在的性情中人。”宋太祖得知唐主李煜殇后,诵读了李煜的“悼亡书”,感怀李煜的才情和浪漫,不由概叹道。宋太祖爱其才华,竟突发异想,欲将赵氏宗室之女许配李煜,以慰李煜丧妻之痛。

李煜接到宋太祖的书信后,心下也颇为感动。但是,李煜一向心高气傲,没有绝世容颜和盖世才华的女子,概不入眼,更何况他此时又得到了周后的妹妹周薇。于是,李煜写信婉言谢绝了这个千载难逢的与中原联姻的绝好机会。即使是群臣跪满金銮殿,以死相求,都没有改变他的这个倾国之大错。

“江南从此无宁日矣!”林仁肇走出大殿,仰天长叹。“苟安一隅,不思寸进。林府尹此番虽为国家计,却也须明哲保身才是。若是我江南之屏障有失,国将不国也!林府尹莫要过于执著。”林仁肇回首观望,却是中书侍郎韩熙载。此时,林仁肇为南都留守、南昌府府尹。

后周显德六年,周世宗遣使语李璟:“朕与江南,大义已定,但虑后世难容。且于朕在世时,修造城隍、整治要害,为子孙计。”于是,李璟修葺各城,欲迁都于洪州,群臣皆不欲迁都,唯枢密使唐镐赞同迁都。李璟升洪州为南昌,建南都。宋建隆二年,李璟留太子李从嘉监国,迁往南都。但洪州狭窄,宫府营廨,皆不能容,群臣日夜思念金陵之繁盛,李璟遂悔,愤怒不已。唐镐惭愧惊骇,一命呜呼。

彼时,李璟亦病重,身侧侍奉的就是林仁肇和韩熙载二人。李璟六月猝,韩熙载扶灵而回,林仁肇遂留守南都。李煜即位,诏令林仁肇为南昌府府尹。林、韩二人交情本厚,此番更是至交莫逆。

“咦!爹爹!那前面的不是李台吗?”萧蓝若三人下了黄山,径直赶往金陵,却不期而遇的见到了下山已有多日的“残缺和尚”李台。“嗯!是他,他怎地不回汴梁,却在这里踯躅而行。”萧蓝若眉头微锁。看着李台的背影有些疑惑。“主人!我要杀了他,请你不要阻拦我。”莫丽丝忽地顿了一下身形。一双妙目里尽是难以名状的怒火。萧小人看了一眼父亲,再看看莫丽丝,却知不好相劝。

“莫丽丝!你确定要亲手杀了他吗?且不说他武功低微,年岁老迈,又是一位出家人。其实,你杀他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。但是,迄今为止,他的过往也就寥寥数人知晓,他也没有真个亲自动手杀过一个你教中之人。你不杀他,他又能多活几年?而你则不同,你既然跟随了萧某,以后的岁月将会是绚丽多姿的。萧某虽不能承诺你什么,但是以你的年岁,你的将来定会不凡。”萧蓝若望着渐现迟疑的莫丽丝侃侃而谈。“莫姐姐!这个和尚已是风烛残年,何苦为了一个将死之人牺牲自己呢!”萧小人拉住莫丽丝的手,轻轻摇晃着。“莫丽丝实是咽不下这口气。”莫丽丝泪流满面。

“呦!这不是萧大侠吗?这么巧,你们这是要去哪里?”残缺和尚缓缓转身,似乎是在专程等候着萧蓝若三人。“萧某是该称呼你残缺大师呢?还是李前辈?”萧蓝若背负双手,淡淡地道。“贫僧身入佛门久矣!早已不是俗世中人,李台这个名字,已随当年的‘明教’一起湮灭无踪也!如今只有释教一老僧,佛门两青灯。”残缺和尚双手合十,微微一稽首。

“呸!你双手染满鲜血,也敢妄称释教弟子,没得污了佛门圣地。”莫丽丝幽眸含恨。“呵呵!自贫僧入得佛门,守得‘三印十戒’,却也不敢妄为。”残缺和尚皮笑肉不笑。“若是贫僧能够告诉女施主‘摩尼教’圣物‘波斯弯刀’的下落,不知女施主能够平息胸中的怒火而原宥贫僧吗?”残缺和尚一语惊人。

“莫丽丝!我们走!”萧蓝若闻言,当机立断,拉住莫丽丝和萧小人从残缺和尚的身旁一闪而过。“呵呵!萧施主这是怎么了?女施主!若是有一天,你想知道此事,不妨来‘光明寺’一叙。”残缺和尚声音不大,却是字字扣心,原来他果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这里。

宋太祖对李煜的拒绝颇感意外,但念及他对周后的情深意重,只当他痴顽,并不在意,一笑哂之。(未完待续。。)</dd>

“莫丽丝!你听萧某一言,切莫中了此人的奸计。他能在离开‘铁衣门’后,仍念念不忘地算计‘铁衣老祖’,可见他并未死心。若是你一味地深陷其中,不能自拔,恐是反赔了卿卿性命。”萧蓝若脚下不停,再三叮嘱着莫丽丝。“是啊!莫姐姐!他的谋算,可谓深谋远虑,以‘波斯弯刀’相诱,定是算准了你会中计,你可千万不要放在心上,遂了他的心愿。”萧小人异常担忧地望了一眼默默无声的莫丽丝。

周蔷去后,唐主李煜悲痛欲绝,传旨从厚殡殓,附葬山陵,谥昭惠皇后。

李煜回思十年的情爱,痛心疾首,内疚不已,亲临周后灵前哭祭。洋洋洒洒写下一篇的祭文,文曰:天长地久,嗟嗟蒸民。嗜欲既胜,悲欢纠纷。……俯仰同心,绸缪是道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……杳杳香魂,茫茫天步,抆血抚榇,邀子何所?苟云路之可穷,冀传情于方士!呜呼哀哉!

李煜横溢的才华,真挚的感情,与周后美丽的容貌、超人的才华,以及二人的伉俪情深,极尽的演述。李煜痛定思痛,亲书“鳏夫煜”,命镌刻在周后陵园的巨碑上。李煜埋葬了周后,回到宫中,眼望与周后共渡良宵的后宫,触景生情,涕泪交流。此时人去楼空,琴在人亡,李煜哭断肝肠。

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李煜都是郁郁寡欢,寄情与纸笔,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、极为感人的悼亡之作。周薇深深愧疚,陪着李煜在宫中缅怀周后,帮李煜分忧解愁,共渡丧偶之痛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仙侠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