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纨绔不读书 第47节(3 / 5)

加入书签

但这样一来, 每县的考题难度便不免有些差异。这次钱知府的题型又不一样,因此更是有难有易, 其中仪征和宝应两县的生童最倒霉,两道四书题都全无义理。

其中仪征县生童的首题为“又日新《康诰》曰”。

这六字出自《大学》,原文是“汤之《盘铭》曰: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’

《康诰》曰:‘作新民’。”

钱知府以“又日新《康诰》曰”为题, 显然是上句下句各取三个字,这样连上牵下, 并无义理可言。生童们答这样的题目, 文义学问全用不上, 只能东拼西凑,牵强附会。

——望社社首能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,自己为何不能?

既然已经决定了与师兄们结社,那倒不如去试一试。师兄们都是生员,自己若想要拥有同等声望,那这次府试,必须中案首!

作者有话要说:

关于府试认保和挨保,参考的是《明代科举图鉴》

第51章 府试两题

若只首题如此也就罢了,但两场皆是这种,而其他几县的考题又十分简单,生童们自然难以接受。

仪征宝应两县结束考试后,两县生童就开始聚集,准备府试一结束,便在考棚外集体情愿,要求钱知府拟题重考,否则他们这两千多少人说什么都不会服气。

二十五日这天,因府试天黑便要如常,因此三更鼓一过,齐鸢才便起床洗漱,换了衣服往考棚去了。迟雪庄果然已经等在了齐府门外,俩人一同乘车,直奔考棚。

而此时考棚外,除了江都和甘泉两县的生童外,竟还有不少别县的应试生童,也远远地在一旁看着。

虽然不是冲他们来的,但齐鸢还是忍不住皱了下眉头,疑惑道:“若是出题不公,这些人也应该是府试结束后找知府说明吧,现在我们两县还没进场,他们早早就来等着,岂不是要等一整天?”

府试挨日考到了江都县, 而之前各县的考题也陆陆续续被传了出来。

齐鸢听到下人说起,知道这几天的考题竟场场不同, 什么单句题、截上题, 截下题,复述题、截搭题甚至上偏下全,长搭隔章搭等刻意穿凿割裂题目竟都出现了。

这种题目其实是当下的风气, 四书题一共就那么多, 科举举行了这么多年,难免会有重复的, 若考生蹈常袭故, 考官也无法一一认出。

童子业中又不是乡试会试那样的抡才大典, 出些截搭题即能考研生童们的才思是否敏捷, 也能避免有人拟题代写。

虽然拟题猜题是无法避免的, 就连褚若贞前几天都着重出了几道题,让齐鸢重视,显然也是押题的意思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