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娱1997 第357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繁星院线上百块银幕,占据国内院线总银幕数的120还多,并且基本处在二线城市以上。

得罪了他,虽然碍于行规,不能做的太过分,但即便动些手脚,对一部电影虽然达不到定生死的地步,但也足够伤筋动骨。

老谋子可不想拿《十面埋伏》去验证曹老板的气度。

所以还没等曹轩反应过来,他就主动替张老板同媒体澄清,表示别误会,张老板说的是其他人,并不是曹轩。

他们这一认怂,曹轩反而不好动手,毕竟没指名道姓,他要是针对,反倒是有点捡骂的意思。

在这个关键时刻,曹轩不但不退,反而加重投资,光是2003年,就预计投入2亿人民币,专门用来建造新影院并收购其他影院。

这个规模的投入,繁星院线的其他股东很难跟上,又无法违抗大股东战略投资,只能被动接受。

许多人因为非典,索性直接把股份卖给了曹轩,寥寥几个还选择坚持的,股份也被稀释的越来越少。

如果顺利的话,到2003年年底,曹轩有望掌握90%以上的繁星院线,甚至直接100%控股。

毕竟拿下九成股份,如果不是特殊情况,想挤走小股东的办法实在太多了。

不过明面上不理会,但是小心眼的曹轩还是给他记下了小本本。

就像老谋子担忧的那样,手握繁星院线,随便动点手脚,折腾不死他们,也能恶心死他们。

由于曹轩的名气基数太大,《倚天屠龙记》即便火爆,却也增幅有限,只能算是锦上添花。

但对于其他主演,增益幅度还是很大的。

繁星院线完全控股的同事,因为非典的原因,院线发展速度也超出了曹轩预料。

今年暑假之前,繁星院线可以动用的影院差不多在20家以上,都是中型影院以上,银幕100~120块。

后续多家影院也在收购谈判当中,只要资金跟得上,根本不用到2005年,繁星就有望拿下200块银幕,跻身全国院线前五。

这还是曹轩压着速度,尽量收购优质影院,方便改制,并且要求连影院带地皮全部拿下,收购条件相对苛刻,否则规模会更大。

曹轩动作频频,圈内人也不是傻子,哪里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现在手上的资本多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