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67 大周朝的军制颇为繁琐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什么大人!”骆刚大笑着上前一把拉住他,把臂走向偏殿,“你是齐国公府陈爵爷亲口认下的学生,又是荣国府门生出身;我当初有幸拜在了治国公府马爵爷门下,都是一把子的兄弟,有什么好客气的!”

这话说的.....好像很对,又好像有什么问题。

八公一体,这口号是没错,那么八公各家的门生,理论上也是自家人;问题是,哪怕是周阳在京城的时候,很是跟了几场各家子弟喝酒打屁,却从未有人给他介绍过各府的“门生”,就连眼前这位,还是当初他收下傅试的时候,贾政答应帮忙联络。

等等,贾政答应帮忙给骆刚写信介绍,但直到现在,骆刚却一句没提过贾政.....

“大人言重了,当初卑职离京前,有幸拜望过政二叔,他可是对大人印象很好,很是夸赞了一番。”周阳进入偏殿就赶紧行礼拜见,“可惜他老人家一向喜欢读书人,卑职并未能见过几次。”

偏偏最终的军事调度权又只能是皇帝的圣旨确认才能生效,这种“一个媳妇遍地婆婆”的管辖方式,确实最大限度解决了“军阀”问题,但也天生伴随着“低效”顽疾,比如当初周阳搞出的“裁军”问题,双方反复扯皮拖延了近半年,才算正式开始,想要完成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。

当然,这些周阳还暂时管不着......

“不愧是号称‘九省通衢’的腹心之地,这里的繁盛就是没比金陵差多少。”游船二层,赵麒英通过舷窗看向繁忙的码头,以及大部分在码头上完成集结的周家亲兵、下人,表情满是赞叹,“周大哥,如此繁盛之地,雪字号竟然直接放弃了,是不是有些太可惜?”

“可惜什么,留下也拿不到大头儿,这里最来钱的是粮食生意,八百年前就被瓜分完毕,谁敢插手都等于是和他们对上;再就是盐货的中转站,扬州八家、甄家以及当地坐地虎各自分肥,敢插手等于是和他们不死不休,除了放弃还能怎么样?”周阳无奈说道,“不过,这里好歹也有个落脚点,不至于我们到此还要住客栈。

这样,你和晴丫头带人跟着岸上接应的雪字号人手,到提前安排好的住处收拾;我就带着李家兄弟,以及部分礼物之类,直接到指挥使衙门报道,能不能今天就办了先不说,至少也要挂个号,哪怕是排队,也要让人家知道来了。”

“贾主事吗?”骆刚表情冷澹了不少,“我倒是没见过,只是在京城时,多次到宁国府拜望贾节度使。”

“嗯?”周阳表情一懵,这TM又是哪里出了问题?

“周大哥放心,我会安排好的。”赵麒英点了点头,将一旁不太情愿的晴雯拉到身边,这次有些担心的说道,“只是,你若是想回去的时候,又该怎么找我们?”

“我直接找雪字号在这里留下的办事点,让他们带我过去。”周阳笑着说完,就摆摆手上马,带着李雄、李虎再加上十个十个骑着普通快马的“骑兵”离开了游船,公事必须在到达的第一时间进行,若是他先去安排住处,传出去会被人觉得疏于公务。

出乎意料的是,他低估了自己的面子,原本将拜帖送进指挥使衙门只是走个程序,按惯例至少要等上两三天才有希望,不想仅仅是拜帖进门后不足半盏茶功夫,就有下人过来传话,让他赶紧到大堂偏殿拜见。

“哈哈哈,早就从爵爷那里听说,武勋一脉又出了一位少年英才,今日一见才知,这世上当真是‘闻名不如见面、见面更胜闻名’!”更让他没想到的是,当今的武昌指挥使骆刚竟会亲自在大堂门口迎接,而且还主动开口招呼。

“卑职见过指挥使大人!”无论人家什么态度,自家要摆正身份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玄幻奇幻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