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鸾 第54节(4 / 5)

加入书签

她没有问起老人失明的原因,荔慈恩也没有。

她们都明白,世间有太多无奈。

荔慈恩陪伴老人聊天,荔知就找水洗干净了她带来的瓜果,然后切成小块递给老人。

三人在幽静的小巷里吃完一条翠黄瓜。

剩下的瓜果,都被荔知留给了老人,包括临走时她匆匆前往临近杂货店购买的棉被,用于替换老人床上那条已经不能御寒的破布单。

荔慈恩扶住老人,转头对荔知笑道:“荔知姊姊,这位是玉珊奶奶,她祖上曾是翼国皇室,不会说官话。”

说完,荔慈恩又转头对老人,用荔知听不懂的那种话,絮絮叨叨说了几句。

“你刚刚说的是什么话”荔知惊讶道。

“翼国话——现在叫翼州土话。”荔慈恩说,“从前在都护府的时候,我没事就跑出府来,找奶奶学翼国话,现已学得差不多了。奶奶说,我说得和翼国人一样好。”

“我们也别站着聊天了,奶奶让我们把小木凳拿出来,陪她在门口聊聊天。”荔慈恩指挥着,让荔知拿出屋里的木凳。

走出小巷的时候,荔慈恩说:“之前想要让哥哥服下的香灰,就是这位奶奶让给我的。”

走出巷口,夕阳重新倾洒在两人身上。

荔慈恩说:“那原本是奶奶用来救自己儿子的,可惜她儿子没熬过去。姊姊,你说,世上为什么总有人受苦呢”

荔知无法回答她的问题,她连自己孪生姊妹的苦难都无法化解,更不明白世人的苦难因何而来。

荔知走进黑黢黢的屋里,借着门外探照进来的光线,才找到三条已经被磨得光润发黑的小凳。

她拿着小凳走到门口,一人一条坐了下来。

荔慈恩和老人交谈,然而用官话复述给荔知。

老人说,门口阳光好,多晒太阳不容易生病,每日傍晚,她都会在门口坐上一会。

然而据荔知观察,这条小巷子里即便曾有阳光照射,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。新修的高大院墙隔离了阳光,只剩尘埃漂浮在这条寂静萧索的小巷里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