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六章 尊卑有别(2 / 5)

加入书签

这次运气不错,黄河水位没有淹没浮桥,杨铭他们可以安全渡河。

杨铭刚开始得知这里有一座浮桥的时候,心里也很纳闷,难道就不怕阻断上游船只吗?

结果找麻老六一打听才知道,朔方郡(陕西榆林)至龙门渡之间的河段,根本走不了船,而龙门渡与蒲津渡之间距离太近,又以蒲津渡为主要漕运码头,所以两个渡口之间也不通航。

这就是黄河,水运系统受河流特性限制,并不发达,反观长江,一路畅通无阻。

浮桥非常结实,架设在一段河流颇为狭窄的地带,你肯定不能骑马过,因为上面太晃了,马的四只蹄没抓地力,只能由人牵着慢慢过。

乘坐渡船过了广通渠,再走二十多里,有一座粮仓,名为广通仓。

众所周知,广通渠从大兴西北往东,经潼关而入黄河,而广通渠以北的渭水南岸有座粮仓,叫做广通仓,是京师附近最重要的一座皇家粮仓,主要存纳关中地区征缴的租米。

广通渠因广通仓而得名。

有了广通渠,广通仓存放的粮食便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路,支援京师,此地单是驻军便有三千人,而且附近郡县皆有军府。

历史上李渊和杨玄感造反,都曾攻占此仓,这个地方乃关中地区命脉所在。

过桥之后,杨铭连夜赶路,于当晚子时顺利抵达河东县。

河东县城四四方方,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,城墙比之大兴,如同孙子见了爷爷,不过河东的城墙算不错的了,毕竟这地方太重要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抵达大荔县,已经四天后了,行程不算慢,大荔县往东三十多里就是蒲津关,过了河就是蒲津渡口,蒲津渡再往东就是河东县。

龙门渡也是这样,龙门关在关中,过了河是龙门渡,这样的设置当然是为了把守好这两大渡口。

河东郡在秦时,治所在安邑,大隋在蒲坂县,后来蒲坂县改名为河东县。

正因蒲津渡太过关键,所以河东郡的治所才会放在距离蒲津渡不远的河东县。

蒲津渡是官渡,有公差在身的官员渡河,不需要任何费用,其它的都会缴纳一定关税,这里有“关中巨防”之称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女生耽美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