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91章 南越赵佗(2 / 4)

加入书签

蒯彻一边说着,一边让人把礼物抬上来,很快,一个个箱子在赵佗面前打开了,淡黄的纸张,清澈透明的琉璃,装饰精美的佩剑,雕工精致的美玉,灿若云霞的丝绸,一件件都是那么精美绝伦。西楚的商品赵佗不是第一次见,西楚商人已经运过来不少,但是共尉送的当然是上品,不是那些商人所能拿得出来的。别的不说,就说赵佗手中的那套琉璃杯,原本看起来还算不错,可是跟共尉送的这一套一比,那差距可就很明显了。

赵佗端着琉璃杯,爱不释手,连声赞叹。看了好一阵,他才放下琉璃杯,手从一件件礼物上抚过,最后落在那口装饰华丽的佩剑上。他从商人的口中得知,西楚打造的剑戟锋利之极,但这些是非卖品,不准批量贩卖。当然了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商人们为了谋利,总有办法钻到空子,他们利用秦人百姓可以佩剑的空子,每次出关,都要带几口剑出来,到了南越再以天价卖给那些达官贵人,特别是军中的将领。赵佗的身边也有,但是因为是平民所佩的剑,装饰就比较简单,和眼前的这一口剑相比,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。

赵佗一下子爱上了这口剑,这样的剑,才是王者之剑。他解开腰间的剑,将这口剑佩在腰间,得意的拍了拍,昂首挺腰:“如何?”

旁边的侍者连忙应道:“大王,这口剑简直是为大王量身定做的,简直是相衬极了。”

赵佗大悦,哈哈大笑:“西楚王有心了。”

“真定还好啦。”蒯彻故意做出一副安慰赵佗的样子,“赵国虽然快要和项羽开战了,可是真定离战区还有些距离,除了赋税重一些之外,徭役多一些,倒还算过得去。”

赵佗不说话了,他的带兵的人,当然知道一旦打起仗来,并不是赋税重一些、徭役多一些这么简单,打仗消耗大,打一年仗,十年的积蓄可能都要用光了,官府没钱了,就要从百姓头上盘剥,打仗要征兵,要死人,如果说赵国和项羽开打,那么真定的家人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,说不定还会有亲人死在战场上。

“天下不安啊。”赵佗长叹一口气,似感慨,又似辩解的说道:“我就是怕中原的战事涉及南越,这才封关自守,以保黎民,可惜,保得了南越,却保不住自己的亲人啊。”

“大人宅心仁厚,正和我家大王如出一辙,难道我家大王与大人心意相通呢。”蒯彻欠身施了一礼:“我家大王也正是为此忧心冲冲,怜惜大王离家万里,部下将士故土难回,这才派我来与大王商议。”

“哦?”赵佗迅速的从感伤中清醒过来,打量着蒯彻的脸色,不置可否的说道:“是吗?”

“大王喜欢,那我家大王的心血就没有白废。”蒯彻脸上挂着浅浅的笑,不卑不亢的说道:“大人,我们可以合作的,不仅仅是通商啊。”

“嗯,我们慢慢谈。”赵佗不为所动,摆摆手,招呼蒯彻重新入座。蒯彻也不着急,一边饮着酒,一边和赵佗商谈。赵佗虽然对共尉的礼物很满意,可是听到后面蒯彻露出了要让他归附西楚的意思,他笑着摇摇头:“兹体事大,蒯君容我和部下们商量商量。”

“正是。”蒯彻冲着赵佗拱了拱手,不急不徐的说道:“大王为保黎民,闭关自守,我家大王为保关中安定,北击匈奴,轻赋税,修水利,行商贾,商农并重,富民为本,不愿为一私利与关东争雄,与大人所为岂不

正是异曲而同工?”

赵佗眨了眨细长的眼睛,没有说话。中原的事情,他略有所知,但是并不是太清楚。共尉保有关中,解散秦军二十万,让他们回家务农,除了对匈奴人发动了攻势之外,他基本上是以守为主,关中大军总数不过十万,相对于关中的人口,相对于关东的形势,这个兵力确实是很少的,蒯彻说共尉是不愿为一私利与关东争雄,也不是什么空话。别的不说,巴蜀这么大的地盘,张良只带了三千士卒,就算加上巴蜀本地的郡兵,以及后来征召的蛮兵,总算也不会超过两万人,和南越的兵力相比,可以说是不值一提。也正因为如此,赵佗才不把张良放在眼里,与此同时,他觉得自己也有足够的实力,和共尉平起平坐,对等的进行谈判。

“西楚王的仁政,我虽然是边鄙之人,也是有所耳闻的。”赵佗淡淡的笑了,冲着蒯彻举了举手中的酒杯:“西楚王通商富民,我也是深得其益啊,这套酒杯,可不就是西楚的产物?”

蒯彻笑了,他看得出,赵佗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,准备跟他谈判了。他点点头,却避重就轻的说道:“正所谓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我家大王也正是欣赏大人的识时务,有仁义,这才派我不远万里的来到南越,与大人磋商相关事宜。南越与西楚之间,商贸来往,互通有余,合作得十分愉快,我家大王对大人的美意十分感激,特地让我带来礼物,献给大王,以示感谢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