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日晷(2 / 4)

加入书签

“我不是说过了吗?那经卷原文虽由梵文写成,但我早年间曾研习过梵文,梵文版的也能看懂。与后世汉字版的《华严经》相比,梵文版本作为最原始的源泉,记录得更全面更准确,后世抄写的,或多或少都有出入,所以和我看过的汉字版本相比,有些字句段落对不上,完全可以理解。但那‘敦煌65’就非常蹊跷了,天竺国不可能用梵文把那几个字写在上面,因为经书里并没有那几个字,也根本不可能有那几个字,只有一种可能:后世添写上去的。它和‘藏于藏进洞’的意义非常相似,不外乎就是暗示地点。但这个暗示就显得有些多余了,它竟然精确到了地点和数字!‘藏于藏经洞’,暗示的是真有这么一个洞,而‘敦煌65’则暗示了这个洞在哪里?你想想,既然梵文原版都已经精确到了准确位置,后面再说这洞的确是存在的,是不是画蛇添足?”

我想了想,蔡从章的分析合情合理。

“再说了,像藏经洞这样的重地,本来就是保护重要经卷的秘密所在,古人就算提示,用词一定也会特别模糊、隐晦,怎么可能那么精确。否则,早就朝不保夕了。如此明确的指示,只有一个原因,有人故意为之,目的就是想引人离开这里!那说明什么?说明这里才会有重要线索。你说我会不会走?哈哈。”蔡从章笑了起来,笑声中藏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。

我点点头,蔡从章的确已经非常接近事情的真相了。

“你有什么发现?”蔡从章解释完毕,便掉头来问我。

蔡从章哈哈一笑,从兜里掏出一把放大镜,递给我。

我认出来了,这就是昨晚他用的那一把。

“别看它表面上是放大镜,其实,它还是一个微型照相机。”蔡从章有些得意地说道。

“果然是特务的死性不改啊。还随身携带特务装备!”我在心里怒骂道。

我接过放大镜仔细看了看,才发现在放大镜的镜框上,隐藏着一个针孔摄像头。

我摇摇头,说:“暂时没有。”

难怪蔡从章看经书那么仔细,一卷都不放过。

原来看经是假,拍照才是真。

“难得一见的国宝,不留下点什么,我心里过意不去。唉,没办法,多年养成的臭毛病,见谅啊。”蔡从章从我手中收走放大镜,笑呵呵地说道。

他的话语中,我没有听出一丝自责。

“你是怎么发现经卷不对的?”我故意问道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