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佛家?道家?(3 / 3)

加入书签

典型的空洞而轻浮的声响。

“里面是空的?”蔡从章问道。

“这周围的墙壁我都检查过了,唯独这一处有异响,估计是。”曾晓娇轻声答道。

“看来,曾晓娇并非叶真说得那么不堪,这样的地方估计她没少来,非常有经验,否则她怎么能发现这些端倪。”我在心里暗暗想道。

忽然,“砰”的一声,一只“如来神掌”从我左肩后方飞来,一掌拍在了曾晓娇发现的那处蹊跷的地方,吓了我一大跳。

叶真轻轻点了点头。

“你这又是怎么判断的?”我继续问道。

“这门楣上的石刻,是明朝石刻书法的代表字体,名为锲云体。它的典型风格就是字体活泼、流动、优美,极富自然之趣和自然韵味。它的书写也不拘一格,灵活多变,凸显出了自由奔放、灵动美妙的个性。这也许就是明朝人的个性,也暗含了道家‘无为而治’的思想。所以在明代,锲云体极受民间的喜爱,甚至在官方场合也被运用。当然,明代还有一种石刻字体,叫台阁体。它主要用于官府和宫廷。它的风格正好与锲云体相反,讲究工整、规范、严谨,而且笔画均匀、结构方正,着力呈现出一种皇家宫廷庄严肃穆的感觉。像台阁体这种特别讲究对称、和谐的字体,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明朝官方对于秩序和规范的追求。”

叶真滔滔不绝地把他对于门楣上字体的看法和盘托出,眼中全是得意。

蔡从章微笑不语,而我则是大为惊讶。

叶真的叫声也随即在我身后炸响:“分析那么多干嘛?让我打开来看看!”

他的话音刚落,平整的墙上,薄薄的土块分崩离析,一个东西露了出来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我在心里想道:“又是明代?!大佛光寺埋葬的珍贵经书曾于明代重见天日,香风花雨楼暗藏玄机的壁画也绘制于明代,而这里看情形也将是明代所建。为什么因为壁画而牵扯出来的线索都指向明代?这么多的巧合,到底说明了什么?”

“快来看看,这是什么?”一直在石门旁徘徊,这儿摸摸那儿碰碰,一会儿抬头仰望,一会儿又蹲下来低头观看的曾晓娇突然轻声说道。

我们立刻走过去。

只见曾晓娇轻敲着门框左侧的一处墙壁,那里发出了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声响。

“咚咚咚……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