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【经理人公司】(3 / 3)

加入书签

如果一旦成立书商经理人公司,为作家打理写的书籍版权,首当其冲的,就是要面对那些出版公司和各大报馆的压力。

没有那个出版公司或者报馆,会想要去跟专业的书商经理人去谈价格,因为这样很容易陷入被动。

作家或许会念在情分上,在稿费或者分成上,有一定程度的降低,这也是为什么金镛压他们报馆作家的稿费,无往而不利。

可换成了专业的书商经理人,分毫不让,就很容易陷入僵持状态。

这就是中国人情社会跟欧美利益社会的不同之处。

说完,利脱将带来的文件夹放到了桌上,推到了霍耀文的跟前。

正在喝咖啡的霍耀文,听到利脱的话,不由眉毛一挑,没想到他居然对经理人公司这么的上心。

拿起规划书,翻开第一页,上面就写道“亚洲图书市场和欧洲图书市场分析。”

规划书的内容很多,霍耀文慢慢的一页一页的翻开起来。

坐在对面的利脱也不着急,喝着咖啡静等着boss看完。

这份规划书写的很详细,不过大部分都是对欧洲各国市场的分析,亚洲目前只有香港、台湾和日本……

大约十几分钟过去,看了小部分的霍耀文把规划书合了起来放到了一边,好奇的看着利脱道“上面写的很详细,不像是你回英国的这大半个月就能做好的。”

利脱耸耸肩说“不错,我很早之前就有想开书商经理人公司的想法了,只是一直没有太多的启动资金。”

霍耀文沉思道“欧洲那边我不清楚,但是在亚洲,在香港,想要成立书商经理人公司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。”

从50年代开始,香港市民的娱乐方式,除了电影戏曲之外,最多的应该就是看书了,这也促成了大量的作家诞生,每年香港出版的各种书籍就有上千本,这还不包括在杂志周刊,或者报纸上写稿的作家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: